唐政委 你好
這是多維TW
對於以下的一些問題
希望能獲得政委的回應
我們先從輕鬆的話題開始
政委身為蔡英文政府數位化的"吉祥物"
本身又是國際頂尖的數位科技產業前瞻者
我們很想知道
對唐政委影響最深的一位科幻小說家是誰? 您最喜歡或者影響你的視野的一部科幻小說、電影以及動畫是那一部?
唐政委 你好
這是多維TW
對於以下的一些問題
希望能獲得政委的回應
我們先從輕鬆的話題開始
政委身為蔡英文政府數位化的"吉祥物"
本身又是國際頂尖的數位科技產業前瞻者
我們很想知道
對唐政委影響最深的一位科幻小說家是誰? 您最喜歡或者影響你的視野的一部科幻小說、電影以及動畫是那一部?
預先說明,除了 10% 時間擔推廣數位觀念,還是有 90% 的時間在從事協調工作。
八歲時朱建正老師推薦我看的幾本科幻小說裡,Foundation’s Edge (皇冠版《基礎危機》,今譯《基地邊緣》)印象比較深刻。電影對我的影響較少。動漫則以《攻殼機動隊》影響較深。
感謝主委的回應
那我們從最近將要推出的真人板攻殼機動隊來談起
您認為在最近的未來
類似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四處串和虛擬、實際的模糊分野 真假人也不太能分清楚的時代
人們會怎麼跟媒介互動?
傳統的媒體發 人接收的世界 會怎麼改變?
是政委,不是主委 XD
目前已經是人人皆可發送、互相對話(這個採訪即是一例)。
我想個人的邊界(自我認同)將會在身體、心理之外,再加上數位層面,這也使得人際間的邊界更有彈性,倒不一定更模糊,其實往往解析度更高。
請問 政委 解析度更高是什麼樣的意象? 媒體和受眾的解析度都變高?那是什麼樣的風景?
提醒一下,這個對話到2/22號 1700截止,時間充裕,所以滾動的速度不用很趕。辦公室的大家,也都歡迎加入
例如我記得政委提過 你很喜歡A Scanner Darkley(心機掃描)這部電影 雖然您欣賞的是它的形式 但是這部電影裡面講的人分不清楚現實 只能在近未來的世界用嗑藥來對抗那個控制越來越緊的世界 這是你所說的模糊又兼具解析度高的世界嗎?
不是。我的意思是:各個感官所反映的外部現實,可以看作是一個個視窗,數位工具讓我們可以調整各視窗的比重(從而調整人際之間的「解析度」),引入新的感官來源,或是全新的感官,來形成心理現實,並與他人共享。
更近一步的描述,可以參考 https://audreyt.github.io/AToTF/ 的說明。
在這個感官可以隨意放大 新的心理現實可以隨意和他人共享的時代 傳統媒體的角色會怎麼改變? 消失? 或者是邊緣化? 不再重要? 人是否不再需要和傳統媒體進行傳統的互動?(接受與回饋)
和人群的關係,要由每個從事媒體工作的個人自己決定。
在每個人都有多個維度(但某些維度和他人重合)的時代,「邊緣化」這樣的二維角色描述,可能已經難以廣泛應用。
以台灣為例
是否媒體工作者目前正在摸索如何和受眾(或者其他的同業)調整互動的模式?似乎還呈現一種混沌的狀態。例如媒體記者工讀生抄文、媒體新聞大量採用廉價的三器(行車記錄器 路口監視器 youtube瀏覽器)新聞…等現象
這些都已經完全跟19世紀開始發展不斷演進的大眾傳播理論無關了
媒體工作者個人或許必須轉變
但是他們多半還是需要依附在媒體組織裡面
以台灣來說
這些媒體組織 要怎麼 或者說 會怎麼 改變
或者以不變應萬變(台灣人最厲害的招數)
我們希望聽聽政委對這個未來藍圖的個人想像
以台灣為例
我一向是自媒體,關注「延展式的傾聽」,對數位工具協助報導(從前端的資料整理、到後端的互動故事)很有興趣,自己也協助發展、推薦相關的工具。這些工具和程序,個別朋友如果喜歡,可以盡量使用。
作為安那其,我只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過程,對特定單位形式沒有想像(也沒有興趣),尚祈見諒。
謝謝政委的回覆
以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持守的安那其)身份
請問
對於目前的數位世界
人們一反以往注重隱私的自由
自願的把自己的隱私透過各種視窗放大給虛擬世界來取得認同和回饋
你對於喬治歐威爾1984這本小說所裡面 所描述的
未來的政府 會透過無所不在的監視器(小說寫成的年代還未有網路概念)
控制人們的一舉一動 包括食衣住行育樂都在政府的控制範圍之內
後來的英國導演Terry Giiliam也曾經依照這本小說的概念
拍了一部堪稱是蒸氣叛客版的經典電影Brazil
不論是電影 小說的內容 都說明了對於無所不在控制的恐懼
而標舉人的隱私與個人思想自由的可貴
以上或許是冷戰後時代人們的價值觀
而今在網路世界的不斷急速推進下
是否人們不再重視自己的隱私和思想自由?
甚至願意奉獻出自己的隱私和和他人的"維度"做某種融合?
譬如 監視器 譬如行動支付 譬如各種方便的交通行動人工智慧
會不會導致人類喪失了保護自己隱私的天性?
作為一位持守的安那其
要怎麼觀察這些現象?怎麼評價這些現象?
人類也有社會活動的天性,只是目前由於遊戲化技術的進步,容易使人受到控制而不自知。
具體觀察的方式,是透過和不特定社群對話,以及共同創作、貢獻。
讓數位人權的議題進入公共空間,建立基於事實的討論基礎,在這個時代是特別重要的。
除此之外,還沒有形成進一步的評價。
政委 今天問比較細節的問題
長期以來,台灣有不少聲音在呼籲政府鬆綁金融創新相關法規,目前立法院也就『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或稱為 “監管沙盒”)的相關法律措施展開討論。行政部門內部是否已經就相關議題達成共識,政府是否能就產業的發展以及監管形成共識。
行動支付的發展與推動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議題,目前政府已為業者落地開了一扇窗口,但從現行的一些監管條例來看,相關的法規極為繁瑣,也附設了許多限制條款。到底政府所設的這些門檻用意何在?政策推動過程中涉及到諸多面向,究竟政府跟行業間是否有充分的對話機制?是否就相關議題的發展方向以及可行性達成共識?
在北歐,多個國家已經提出要終止紙幣發行的計劃,在中國大陸,發行電子貨幣也已經提上政策制定的議程。過去在馬英九總統任內,行政院曾就相關議題展開討論,並同意行動支付在台灣落地。在這個背景下,目前政府是否有相關政策規劃措施?
政委好
看了這個周末的機器人秀
政委堅持這種虛擬式的接觸
對台灣政壇的"秀場"來說 是很新鮮
但可能也不容易為通俗社會理解的接觸模式
是否受到了攻殼機動隊的影響?
可以更深入談談 攻殼機動隊 對你目前公私生活上面
有甚麼更具體的模仿或者影響力量在呢?
該主題在創建7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添加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