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休館日的小冒險

故宮去年因疫情而休館,讓我們有機會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它。

IMG_故宮說明卡案JPG

最近一波疫情,讓大家對藝文展演活動更加謹慎,這讓我想到故宮去年因疫情而休館時,意外激發的創意。

「人們如何認識一幅畫?」故宮,一個看似古老而傳統的博物館,把這個問題打造成一個獨特的「話畫展」。前年,我們就找故宮的吳密察院長合作,以「使用者中心」概念來重新打造電子售票流程;去年,故宮則再次找上我們,探詢多元觀眾的需求,讓畫作旁的「說明卡」更貼近大家的期待。

為此,我們舉辦了一場同時具備導覽、討論、創作等元素的共創工作坊,在去年六月休館日,公開上網邀請不同身份的民眾來報名參加。

那天,整個博物館都屬於這場工作坊。展間外的大走廊擺放著討論桌,玻璃牆上貼著海報,人們可以自在穿梭於展間、討論區和環繞著藝術品的故宮建築中。

過程中,參與者第一次是由策展人帶領導覽,大家先聆聽、吸收內容;第二次則是讓大家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說明卡,輪流介紹一幅國寶級水墨畫作「容膝齋」——這幅具有 「一河兩岸」構圖、營造空間幻覺而帶有多層次美意的奇作,更凸顯說明卡的重要性。

從口語的討論、桌上的創作,到實際進入展間,環繞在燈光、展櫃、動線等因素下,參與者更實際地體驗自己如何成為「觀眾與文物的橋樑」——這也才是說明卡的真義:拉近藝術展品與觀眾的距離。

當年輕族群提出QRcode及多版本的展品說明資訊,讓觀眾有更多元和自主的選擇,當家長與老師們期望清晰度與易懂性,以便於引導孩子;大家也經驗到平衡不同挑戰的困難,一位參與者就感受到說明卡策展「原來有很大學問,如何讓一整個設計感很協調,但是又照顧到每個人的需求。」

畫作的說明卡,看似與公共政策大相逕庭,這場共創活動卻讓參與者對政府決策須考量的「中庸之道」邏輯有所啟發,也有人提到在兼顧參與感、看熱鬧的同時,如何能吸收到知識的資訊量取捨難題。雖然當場並沒有最完美的解法,卻激發了多層次的思考角度。

原來,策展就和擬定政策一樣,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但只要願意貼近多元使用者的需求,就一定可以找出最適合的方向。策展的一致性、協調性和兼顧多元情境的考量,就跟政府面對困難的社會議題一樣,需要多方協商與共創。

因疫情而休館的那一天,我們反而以開放、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