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專訪全文(2017.4.10-2017.4.14)

請cheers在本討論串下進行採訪,謝謝。

本次專訪同意以下條款:

  1. 本討論區所有內容,所有參與者均承諾並同意依據「創用 CC BY 4.0 公眾授權條款」(請點擊並詳閱)提供不特定人授權使用。
  2. 本討論區所有內容,在約定停止編寫時間到期後,各方應停止編寫。
  3. 本討論區所有內容,將於停止編寫時間十天後,全文上網公開,供不特定人閱覽及使用。

Andrey好,
請先談談您對「成功」與「失敗」兩個概念的詮釋?您是否有屬於自己的定義?為什麼?

另外,可否談談您人生中對您影響最深的一次失敗過程?為什麼影響最深?

感謝詢問。成功對我來說,是對世界做出具體的貢獻,解決問題、做出創造、讓生活更豐富,這些都是成功。

在能有貢獻之前,總是會有許多嘗試的過程,這些單獨來看或許可有成敗可言,但只要過程是開放的,能為後續嘗試的朋友省下一些心力,那也是有貢獻。

由於之前各種嘗試的紀錄都盡量公開了,所以目前沒有失敗的經驗可以分享。

您曾經提到在創業過程中經歷了三十多次失敗,這三十多次失敗中,是否有哪一次對您是比較特別的?既然您也特別鼓勵台灣的年輕人要有敢於失敗的勇氣,可否談談您自己面對失敗的態度?

其實,只要看 http://github.com/audreyt/ 就可以看到 298 個專案,都是嘗試過程的紀錄,絕大部份也都已經被更好的專案取代了,這就是協作文化的一部份。

在「開源之道」這份演講裡,有提到「時光穿梭,我們不在左右,只在彼此其中」這個態度。

但是一般人面對失敗很難的原因,可能包括了內心的懊惱、自我懷疑或者是挫折感,這些會影響下一次再願意跨出去的勇氣?您自己都沒有面臨過這些內心的試煉?

我想主要的差異,是如果「要追求什麼」(有所為),而追求不到的話,自然會有這些感受。由於我一向是「要持守什麼」(有所不為),所以比較幸運,比較不受這些感受影響。

要面對其他人的責備、質疑,同樣也是很難的一門功課,在這一點上,您又是怎麼面對?

面對他人的責備與質疑,這是我的愛好。「開源之道」裡也提到過,可以參考下列問答的說明:

覺得您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不過,有時候失敗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決策的錯誤所造成,使團隊必須花更多心力來收拾,或甚至出現難以挽回的局面。如果是面對自己決策失誤所造成的失敗,您會怎樣整理自己,能夠重新開始?

決策出錯時,通常我會果斷放棄——事實上這是我的慣用語——然後進行 post-mortem 分享

一旦分享過 post-mortem,能為後續嘗試的朋友省下一些心力,也就是有貢獻了,就可以繼續工作。

那麼,您自己再評估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時,會衡量哪些面向?可能的風險、失敗的機率、後果的承擔,像這些元素您都會仔細考慮過嗎?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實際去做?

這次採訪您的問題圍繞著這個面向出發,是因為我們想討論的關鍵字就是「如何面對失敗」。也希望打破「因為害怕失敗,就不敢大膽去try」的刻板心理障礙,多提供讀者一些正面的參考經驗。不過要做到這一點當然很難,所以我希望努力挖掘出您在這件事情上的學習曲線和態度,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一再提問,還請您多見諒。

我評估的只有「這是否會造成其他利益關係人的不利益?」我自己的利害不在考量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只要不對他人造成傷害,失敗機率再高,也值得嘗試。

只是,失敗後不會對他人造成利益傷害的決策、應該很少吧?特別在工作上,不管是資源的耗損、時間的耽誤、或是期待的落空,多少都是組織的傷害,這也是決策最考驗人的一部分。這些面向您會怎麼評估,來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呢?

我另外也覺得好奇的是,您看待失敗的態度十分理性,可是我也從很多關於您的報導中讀到,其實您是個既敏銳又善感的人。像是在失敗過程中會經歷的憤怒、挫折、沮喪、埋怨⋯⋯,等等一般人很難通過的情緒難關,對您都不構成困擾嗎?還是您有幫助自己克服的方法?

這也就是「協作」和「合作」最大的差異。協作模式,是一群個人,在有效的場域把我們目前想到什麼、已經做到哪裡及需要幫什麼忙都很誠實地說出來。我們就可以幫彼此能夠幫的部分,而且不會覺得沒有幫到我們不能幫的部分有什麼遺憾。

組織工作也是一樣的。PDIS 的朋友自己決定工作的目標和方式,我只是盡力協助大家,不會抱持期待。

我限於體質,沒有辦法經驗到憤怒。其他情緒雖然一時會受周遭影響,但只要著手創作(例如翻譯詩歌),通常在當天就不會再受困擾了。

所以在您迄今的各種人生經驗中,真的都沒有任何一項是用#失敗 tag做結的項目嗎?又或是在工作以外的其他面向?例如很多人失敗最多次的生活經驗,可能是減肥,然後又再從頭開始,或是存錢之類。在生活端,您有沒有從失敗中再起這樣的經驗?

在進入公部門工作後,又要怎樣把「敢於失敗」的因子帶進去呢?公部門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多作多錯,不做不錯」,要怎麼扭轉這樣的氛圍?

我對體重沒有設定什麼目標。如果覺得過重,少吃一點即可。

同樣的,入閣之後是以存款度日,等過了幾年用完存款,再換工作就是了,都不是什麼問題。

公務員並不怕做事,怕的是難以預測的政治風險。「讓嘗試的風險是可控制的」,我想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具體來說,像「金融創新實驗條例草案」,就是讓民間的實驗精神和公部門的政策制定流程接軌的方式。